美東時間周五,美國眾議院以222票贊成、210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2022美國競爭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下稱《法案》)這份法案被美國商界尤其是包括英特爾在內的一眾半導體和芯片制造產商關注,因為該法案中包含對半導體產業(yè)的支持和補貼內容。美國白宮也希望國會參眾兩院盡快通過該法案并由政府付諸實施。
該法案全文長達近3000頁,主要內容包括旨在促進美國半導體制造業(yè)的大規(guī)模投資。其中包括約5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08億元)對半導體行業(yè)的撥款和補貼,以及4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72億元)用于加強高科技產品的供應鏈。試圖從而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與中國競爭。
行業(yè)報告估計,這些投資將使美國能夠在未來10年內建設19個工廠,并讓芯片制造能力翻倍。根據美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法案》在眾議院獲得通過后,還須通過參議院的審議得到通過,再經過總統(tǒng)拜登簽署后附注實施。拜登政府此前已經多次敦促美國國會盡快就該法案內容取得共識,總統(tǒng)拜登甚至親自為英特爾在俄亥俄新投資設立的工廠“站臺”,并借此場合向美國國會喊話。
此外,該法案包括 80 億美元用于幫助發(fā)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基金;30億美元用于降低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組件的依賴的設施;40 億美元用于幫助失業(yè)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社區(qū);105 億美元用于各州儲備藥品和醫(yī)療設備。
2021 年芯片短缺對汽車行業(yè)的打擊尤其大。全球咨詢公司 AlixPartners 此前發(fā)布的預測稱,2021 年汽車減產預期達 770 萬輛,汽車行業(yè)收入損失將達 210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36 萬億元)。當時包括美國總統(tǒng)拜登和商務部部長吉娜 · 雷蒙多在內的美國政界人士開始呼吁,必須提升在美國的芯片產能,以支持汽車等行業(yè)的零部件供應。
但是目前,許多美國半導體企業(yè)均沒有制造能力,他們習慣將最先進的芯片生產工作交給臺積電和三星等芯片代工廠。因此,美國芯片供應商所銷售的大部分芯片均從地球另一端進口,這些工廠大多位于中國和韓國。芯片制造商長期以來一直警告說,美國在半導體產業(yè)建設方面落后于其他國家。其中部分原因是與其他國家相比,在美國建造和運營芯片廠的成本飆升。
如今芯片法案通過,一方面解決了缺芯瓶頸,另一方面能讓美國將芯片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以芯片作為一個主要的武器來打擊中國的高科技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