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臺積電(TSM)發(fā)布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第一季度合并營收為 3624.1億元新臺幣(約合83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6.7%;凈利潤為1397億元新臺幣(約合32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9.4%,毛利率50.5%-52.5%,利潤率39.5%-41.5%。照此粗略計算,臺積電在今年一季度日賺超過3.57億元人民幣。
臺積電CEO魏哲家表示:“我們認為,芯片需求將持續(xù)高漲,短缺狀況將持續(xù)今年全年,并可能延長至2022年。”預計今年上調資本開支為300億美元,并將在未來3年投入1000億美元大舉擴產。
以此來算的話,臺積電在今年一季度日賺超過3.57億元人民幣,吸金能力爆表。
從臺積電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可以看出,5納米出貨量占晶圓總營收的14%,7納米出貨量占晶圓總營收的35%。整體而言,7納米和更先進技術占晶圓總營收的49%。預計第二季度銷售額為129億美元至132億美元。預計第二季度營業(yè)毛利率為38.5%至40.5%,市場預期為41.2%。以美元計算,公司今年有望實現(xiàn)約20%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市場連續(xù)三次傳來臺積電芯片漲價的消息,最近一次是在4月1日,臺積電對外官宣將從今年12月31日起取消對高通、蘋果等大客戶的芯片訂單優(yōu)惠,這意味著未來了臺積電的芯片報價會上漲數(shù)個百分點,而這項舉措也被業(yè)界認為是變相漲價。
此外,臺積電還從ASML下單訂購了至少13臺ASML的Winscan NXE EUV光刻機,預計年內交付。
彭博分析師Charles Shum等認為,臺積電強勁業(yè)績得益于全球芯片短缺,以及AMD等大客戶的電腦和服務器芯片訂單持續(xù)強勁。
在全球芯片短缺之際,全球多家汽車企業(yè)工廠出現(xiàn)停產,同時芯片短缺的影響已經蔓延到消費電子領域。幾乎全球所有半導體企業(yè)都對下游客戶進行了幾輪漲價,而臺積電也已經確認,明年一整年將取消原本臺積電每年既定給客戶的年度降價,這相當于變相漲價。
3月末,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至客戶信中表示,在過去 12 個月當中,臺積電晶圓廠產能利用率超過100%。他還承諾,臺積電將在未來三年投資 1000 億美元來增加產能,并且支持高端制程技術的研發(fā)。
在全球半導體行業(yè)中,Intel在過去28年來一直是第一,只有2017、2018年三星靠著內存、閃存漲價奪下過兩次第一,但2019、2020年還是Intel第一?;ㄆ旒瘓F分析師Roland Shu在報告中寫道:“臺積電正在大舉投資,以捕捉由5G和高效能運算等長期增長趨勢推動的潛在需求的結構性和根本性增長。”這一支出目標意味著,到2024年,臺積電的營收可能達到95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35億元),該公司“有望在2024/2025年成為營收最高的半導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