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12月9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官方賬號“市說新語”發(fā)布消息,英偉達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市場監(jiān)管總局關于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jiān)管總局〔2020〕第16號),市場監(jiān)管總局依法對英偉達開展立案調查。
Nvidia 發(fā)言人在周一上午發(fā)布的一份聲明中寫道:我們努力在每個地區(qū)提供最好的產品,并在我們開展業(yè)務的所有地方履行我們的承諾。我們很樂意回答監(jiān)管機構對我們業(yè)務的任何問題。
英偉達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芯片公司。截至北京時間12月9日晚9點,英偉達市值高達3.49萬億美元。富國銀行今年2月數據顯示,英偉達2023年在全球數據中心圖形處理器(GPU)市場份額為98%。第二名的AMD市場份額僅為1.2%,第三名的英特爾不足1%。
中國市場在英偉達的營收大盤中有較大比重。英偉達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英偉達在中國大陸(含香港)營收115.7億美元,在其收入大盤中占比12.7%。
中國《反壟斷法》規(guī)定的壟斷行為包括: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除了中國市場,英偉達在美國也面臨著類似的反壟斷調查。據相關報道,美國司法部對英偉達展開了反壟斷調查,主要關注其在AI芯片市場的壟斷地位以及可能采取的不正當競爭手段。此外,英偉達的戰(zhàn)略收購行為也受到了審查,包括其最近對軟件初創(chuàng)公司Run:ai的收購。
2019年3月,英偉達宣布與Mellanox(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達成價值69億美元的并購協議,英偉達以125美元/股的出價贏得這場交易,不但戰(zhàn)勝了英特爾、賽靈思和微軟等潛在并購者,也為自己在規(guī)模高達600億美元的高端計算市場叫板英特爾贏得了籌碼。收購完成后,邁絡思成為英偉達的全資子公司。
2020年9月,英偉達在其官方網站發(fā)布公告,宣布和軟銀集團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SBG)達成了一項最終協議,根據該協議,NVIDIA將從SBG和軟銀愿景基金(Vision Fund,統稱“軟銀”)收購Arm Limited,交易金額為400億美元。NVIDIA在人工智能方面實力與Arm龐大的計算生態(tài)系統結合起來,將誕生一家AI時代的頂級計算公司。
但2022年,在美國、英國和歐盟監(jiān)管機構對英偉達收購Arm一案提出擔憂后,這一價值660億美元、堪稱史上金額最高的并購案宣布失敗。據報道,該交易破產將導致軟銀獲得高達12.5億美元的“分手費”。
由于英偉達和邁絡思均在全球具有壟斷地位,該并購案對全球市場有潛在影響,因此這一交易隨后經過了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其中,中國的監(jiān)管批準為《市場監(jiān)管總局關于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下稱《公告》),于2020年4月16日公布,并于當天生效。
《公告》顯示,市場監(jiān)管總局收到英偉達收購邁絡思股權案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申報。經審查,市場監(jiān)管總局決定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此項經營者集中。
根據中國市場監(jiān)管總局批準收購時的要求,英偉達曾承諾在銷售GPU加速器和邁絡思設備時,不得強制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并且必須依據公平、合理、無歧視的原則繼續(xù)供應相關產品。然而,自2022年起,英偉達多次對中國市場斷供GPU產品,嚴重違反了這些承諾。
知情人士透露,英偉達早在2022年就因斷供行為被舉報,相關部門已對此展開調查。此次立案調查發(fā)生在美國對中國科技產業(yè)加大出口管制的背景下,業(yè)內人士認為,這不僅是對英偉達不當行為的回應,更是中國對美國單邊主義出口管制政策的反制。特別是在2024年12月2日,美國將中國140家半導體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后,中國的反制措施愈加強硬。
業(yè)內人士預計,按照英偉達2023年中國區(qū)104億美元的營收計算,英偉達可能面臨的罰款將達到1億至10億美元。如果英偉達行為被認定為特別嚴重,罰款金額還可能翻2-5倍,最高可能達到20-50億美元。
受該消息影響,英偉達美股盤前跌逾2%。當日收盤,英偉達跌逾2.55%,總市值3.40萬億美元,單日市值蒸發(fā)8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54.49億元)。
來源:央視新聞、《財經》、集微網等公開信息整理,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