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yè)在摩爾定律的“魔咒”下已經狂奔了50多年,隨著半導體工藝的特征尺寸日益逼近理論極限,摩爾定律對半導體行業(yè)的加速度已經明顯放緩。除了進一步發(fā)展在摩爾定律下的制造工藝外,尋找硅(Si)以外新一代的半導體材料,也就成了一個重要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氮化鎵(GaN)近年來作為一個高頻詞匯,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GaN是一種新型的半導體材料,中文名為氮化鎵,英文名稱是 Gallium nitride。它是氮和鎵的化合物,是一種直接能隙(Direct Bandgap)的半導體,也是一種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碳化硅(SiC)一起被成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而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正憑借其優(yōu)越的性能和巨大的市場前景,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爭奪的焦點。
為什么GaN技術得到了發(fā)展?
與GaN相比,實際上同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SiC的應用研究起步更早,而之所以GaN近年來更為搶眼,主要的原因有兩點:第一,GaN在降低成本方面顯示出了更強的潛力,目前主流的GaN技術廠商都在研發(fā)以Si為襯底的GaN的器件,以替代昂貴的SiC襯底;第二,由于GaN器件是個平面器件,與現有的Si半導體工藝兼容性強,這使其更容易與其他半導體器件集成。
氮化鎵(GaN)具有更高的擊穿電壓(使用GaN時大于200V),能夠承受高的輸入/輸出錯配(通常>15:1VSWR),具有更高的結溫,平均無故障時間為一百萬個小時。此外,它還具有熱導率高、耐高溫、抗輻射、耐酸堿、高強度和高硬度等特性。
相較于傳統的硅基半導體,GaN能夠提供顯著的優(yōu)勢來支持功率應用,這些優(yōu)勢包括在更高功率獲取更大的節(jié)能效益,以致寄生功耗大幅降低;GaN材料也容許更多精簡元件的設計以支持更小的尺寸外觀。這與半導體行業(yè)一貫的“調性”是吻合的。
圖片來源:ON Semiconductor
根據Gartner繪制的GaN技術成熟度曲線,GaN目前處于技術成熟度曲線的第二個攀升階段,也就是說它的熱潮時間段已經過去,走出了泡沫化的低谷期,已經進入了穩(wěn)步爬升的光明期,現在正是GaN產品和技術發(fā)展的良機。
GaN首先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LED領域大放異彩,自20世紀初以來,GaN功率器件已經逐步商業(yè)化。2010年,第一個GaN功率器件由IR投入市場,自商用功率GaN器件首次發(fā)布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進入該產業(yè)鏈。
GaN功率器件的優(yōu)勢
在功率器件中,相對于Si器件,GaN功率器件的性能具有明顯優(yōu)勢。首先,其轉換效率很高,GaN的禁帶寬度是硅的三倍,臨界擊穿電場是硅的十倍,因此同樣額定電壓的GaN功率器件的導通電阻比硅器件低1000倍左右,大大降低了開關的導通損耗。
另外,GaN功率器件工作頻率很高,比硅器件高20倍左右。由于GaN可以工作在高頻段,因此可以使得整個電路的開關工作頻率從原來的50~60kHz,提高到200~500kHz及以上。工作頻率高了后,就可以大幅縮小變壓器等器件的體積,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功率密度,讓產品的體積可以做得更小,效率做得更高。同時,因為效率提高了,散熱也更好處理,有些產品甚至都不需要加散熱片了。
這些給GaN功率器件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相比硅在高于1200V的高電壓、大功率具有優(yōu)勢,GaN制的產品更適合40~1200V的應用,特別是在600V/3KW能發(fā)揮最大優(yōu)勢,600/650V等級的GaN晶體管現在已經廣泛使用。因此,在伺服器、馬達驅動、UPS等領域,GaN可以挑戰(zhàn)傳統MOSFET或IGBT的地位。
2016年氮化鎵(GaN)功率元件產業(yè)規(guī)模約為1200萬美元,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研究顯示預計到2022年該市場將成長到4.6億美元,年復合成長率高達79%。
擁有GaN功率器件或輔助元器件業(yè)務的公司幾乎都享受著銷售業(yè)績每月增長的“甜蜜”,包括GaN Systems、Navitas Semiconductor、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Panasonic(松下)和On Semiconductor(安森美)等公司。
雖然GaN有著許多優(yōu)勢,但因為產品價格偏高,這是現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未大量采用的主因。反而在衛(wèi)星、軍事這類對價格敏感度低的產業(yè),GaN零組件對其有極大的吸引力。若未來成本能再大幅下降,市場需求就會爆發(fā)。
GaN在電源管理、發(fā)電和功率輸出方面具有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在600伏特左右電壓下,其在芯片面積、電路效率和開關頻率方面明顯優(yōu)于硅,這使電源產品更為輕薄、高效。并且,GaN充電器體積小、功率高、支持PD協議,有望在未來統一筆電和手機的充電器市場,市場前景廣闊。Yole預計2024年GaN電源市場產值將超過3.5億美元,年復合成長率達85%,當中,GaN快充是推動產業(yè)高成長的主要力量。
GaN或引發(fā)充電革命
隨著GaN技術獲得突破,成本得到控制,除了射頻微波領域,它還被廣泛應用到了消費類電子等領域,其中快速充電器便是一例。采用了GaN功率器件的充電器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體積小、重量輕,在發(fā)熱量、效率轉換上相比普通充電器也有更大的優(yōu)勢,大大的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2018年10月,ANKER發(fā)布了全球首款USB PD GaN充電器PowerPort Atom PD1,和蘋果5W充電器差不多的體積卻能輸出高達27W的功率,吸足眼球。隨后,除了專門生產充電頭的廠商,不少消費電子廠商也盯上了GaN充電技術。去年10月發(fā)布的OPPO Reno Ace中,就標配了一個GaN充電器,可以實現65W的超級閃充,成為全球首款標配GaN充電器的手機。
上個月,在小米新品發(fā)布會上,小米也推出了一款體積小巧的充電器,采用了來自Navitas的NV6115和NV6117 GaNFast功率IC,體積為56.3x30.8x30.8mm,官方表示是標準適配器尺寸的一半,也就是小米GaN充電器Type-C 65W —— 再次讓GaN材料在充電器上的應用引發(fā)了消費電子行業(yè)的關注。
就整個消費電子行業(yè)的情況來看,GaN已經在全球主流的消費電子廠商中得到了關注和投入,GaN也正在伴隨充電器快速爆發(fā)。今年一月,在美國舉辦的CES展會上,參展的GaN充電器已經多達66款,其中涵蓋了18W、30W、65W、100W等多個功率以及全新品類超級擴展塢,滿足手機、平板、筆電的全方位充電需求。綜合性能和成本兩個方面,GaN也有望在未來成為消費電子領域快充器件的主流選擇。
隨著用戶對充電器通用性、便攜性的需求提高,未來GaN快充市場規(guī)模將快速上升,預計2020年全球GaN充電器市場規(guī)模為23億元,2025年將快速上升至638億元,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94%。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市場趨勢下,一些重要的半導體行業(yè)也大舉切入到GaN市場。GaN不僅僅只在充電器領域,憑借GaN的功率性能、頻率性能以及優(yōu)秀散熱性能,它還可用于5G基站、自動駕駛、軍用雷達等眾多功率和頻率有較高要求的場。
GaN的應用不僅僅止于充電領域
但在手機領域,GaN之所以越來越出名,絕不僅僅是因為快充,而是5G時代的到來。5G將帶來半導體材料革命性的變化,隨著通訊頻段向高頻遷移,因此基站及通信設備對射頻器件高頻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不僅如此,5G所需要的多重載波聚合以及基站的功率放大器,GaN都可以占據一席之地,通吃5G的上下游產業(yè)鏈。
在此背景下,GaN的優(yōu)勢將逐步凸顯,使得GaN成為5G的關鍵技術。隨著今年5G手機的大規(guī)模推出和各國5G基站的鋪設,和現有的硅、砷化鎵的解決方案比起來,GaN則能提供更好的功率以及能耗比,也更能適用于5G時代的需求。
· 在5G的關鍵技術Massive MIMO應用中,基站收發(fā)信機上使用大數量(如32/64等)的陣列天線實現更大的無線數據流量和連接可靠性,這種架構需要相應的射頻收發(fā)單元陣列配套。因此射頻器件的數量將大為增加,器件的尺寸大小很關鍵,利用GaN的尺寸小、效率高和功率密度大的特點可實現高集化的解決方案,如模塊化射頻前端器件。
· 除了基站射頻收發(fā)單元陳列中所需的射頻器件數量大為增加,基站密度和基站數量也會大為增加,因此相比3G、4G時代,5G時代的射頻器件將會以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數量增加,因此成本的控制非常關鍵,而硅基氮化鎵在成本上具有巨大的優(yōu)勢,隨著硅基氮化鎵技術的成熟,它能以最大的性價比優(yōu)勢取得市場的突破。
同時在5G毫米波應用上,GaN的高功率密度特性在實現相同覆蓋條件及用戶追蹤功能下,可有效減少收發(fā)通道數及整體方案的尺寸,實現性能成本的最優(yōu)化組合。
圖片來源:Qorvo
讓人感到興奮并可瞥見未來的自動駕駛,也是GaN的應用領域。如果您仔細看,您會看到在車頂上安裝了用作車輛的“眼睛”的激光雷達(LiDAR)系統。LiDAR器件快速發(fā)射出控制光束,以及紀錄光束從一個物體上反射回來到傳感器的時間,并且可以確定這個物體的方向,從而制成在車輛四周的三維360度全景。激光光束的發(fā)射速度越快,LiDAR系統識別物體的能力或場景的分辨率將會更高。
GaN技術在LiDAR系統中發(fā)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相較MOSFET器件而言,開關速度快十倍,使得LiDAR系統具備優(yōu)越的解像度及更快速反應時間等優(yōu)勢,由于可實現優(yōu)越的開關轉換,因此可推動更高準確性。這些性能推動全新及更廣闊的LiDAR應用領域的出現包括支持電玩應用的偵測實時動作、以手勢驅動指令的計算機及自動駕駛汽車等應用。
GaN在國防工業(yè)中的應用前景也很廣闊,美國的大型國防合約商雷神公司宣布將開始在新生產的Guidance Enhanced Missile-TBM(GEM-T)攔截器中使用GaN計算機芯片,以取代目前在導彈發(fā)射器中使用的行波管(TWT),希望通過使用GaN芯片升級GEM-T的發(fā)射器,提高攔截器的可靠性和效率。此外,在新生產導彈中過渡到GaN意味著發(fā)射器不需要在攔截器的使用壽命期間更換。
雷神公司的GEM-T導彈是美國陸軍愛國者空中和導彈防御系統的支柱,于對付飛機和戰(zhàn)術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發(fā)射器將導彈與地面系統連接起來,使其能夠在飛行過程中控制武器,GEM-T中的GaN發(fā)射器使用固態(tài)而不是傳統的行波管設計。
新發(fā)射器具有與舊發(fā)射器相同的外形和功能,不需要額外的冷卻,并且可以在通電幾秒鐘內運行。這意味著采用新型GaN發(fā)射器的GEM-T將能夠繼續(xù)在最苛刻的條件下運行。這種發(fā)射器技術也可能會在其他導彈上看到其他測試。美國陸軍表示有興趣用這些類型的發(fā)射器取代整個庫存,在GEM-T計劃中采用這些發(fā)射器能夠將修復成本降低36%。
最后我們來看看,現在什么是氮化鎵(GaN)器件發(fā)展道路上的“攔路虎”呢?影響最大的就是:價格。回顧前兩代半導體的演進發(fā)展過程,任何一代半導體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都面臨商用化的挑戰(zhàn)。目前GaN也處于這一階段,成本將會隨著市場需求量加速、大規(guī)模生產、工藝制程革新等,而走向平民化,而最終的市場也將會取代傳統的硅基功率器件。隨著第三代半導體的普及臨近,也讓我們有幸見證這一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