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邏輯:
2月我們發(fā)布美國光儲市場專題《風浪越大魚越貴,高壁壘鑄高盈利》,指出美國光伏下游安裝施工就業(yè)人數龐大,犧牲裝機的政策或面臨巨大壓力,成本決定光伏需求持續(xù)向上趨勢不變;而高貿易壁壘帶來高溢價和高盈利,供給受限下預計組件有望繼續(xù)享受超額利潤。隨著美國對東南亞新一輪雙反初裁、美國大選等重要事件臨近,我們在本篇報告中更新了美國能源政策、貿易政策、補貼政策的復盤及近況,詳細梳理了供美光伏產業(yè)鏈,再次重申我們對美國市場的判斷:高貿易壁壘帶來高溢價和高盈利,考慮相關公司對美國政策擔憂pricein較為充分,推薦美國本土及海外產能布局領先的頭部企業(yè)。
能源政策:政策波動不改光伏增長趨勢,預計后續(xù)仍將以維持光伏新增裝機增長作為重要考量。復盤歷屆政府的能源政策及相關能源發(fā)展后發(fā)現,成本優(yōu)勢下,能源及貿易政策變動不改光伏裝機增長趨勢。據IREC和美國能源局,美國共有約26萬太陽能行業(yè)工人,光伏就業(yè)崗位超過傳統化石能源之和,而其中一半以上是與光伏裝機相關的安裝施工環(huán)節(jié),新增裝機對就業(yè)拉動彈性較大,我們預計后續(xù)能源政策仍將以新增光伏裝機增長作為重要考量因素。
貿易政策:核心訴求為激勵本土產能,美國產能優(yōu)勢提升。2024年5月美國商務部宣布針對東南亞四國開展新一輪雙反調查,考慮到美國制定貿易政策的初衷是增強本土產能的競爭力,我們認為對東南亞加稅后供美成本曲線的目標分布形態(tài)(考慮關稅及IRA補貼)從低到高應該分別是:美國本土組件+電池(含中國企業(yè)投資)、美國本土組件+其余地區(qū)電池、其余地區(qū)組件+電池,美國本土產能優(yōu)勢提升,其余具備輸美能力的產能或一定程度上獲得溢價。
補貼政策:IRA刺激組件產能建設,電池、輔材需求提升。IRA法案頒布后顯著帶動清潔能源投資及就業(yè),而清潔能源投資排名前20的選區(qū)大部分為共和黨選區(qū),目前共和黨內部對廢除IRA法案仍有分歧,預計廢除概率較低。IRA本土制造補貼激勵美國產能加速建設,預計2024年末組件名義產能將提升至50GW+,隨著在建產能陸續(xù)釋放,美國輔材、電池片需求逐步增加,海外輔材產能有望維持較高溢價及一定的超額盈利。美國貿易政策的初衷是在平衡光伏需求的背景下發(fā)展本土制造業(yè),8月美國白宮宣布提升“201關稅”電池免稅配額制至12.5GW驗證美國進口依賴度,我們預計后續(xù)發(fā)布的東南亞“雙反”關稅也將有一定概率對電池片給予一定免稅額度或稅率優(yōu)惠;此外,考慮到目前美國本土規(guī)劃組件產能中有較大比例為海外企業(yè)投資,實際建設及爬產周期具有不確定性,預計2024-2025年美國仍將對非美電池組件具有一定需求,“供美能力”將成為后續(xù)海外產能獲得溢價的關鍵。
盈利展望:高貿易壁壘帶來高溢價和高盈利,“供美能力”支撐溢價及超額盈利。細數過往美國貿易政策,每當貿易壁壘上升、供給限制趨嚴,美國市場組件價格相對于其他市場的溢價便會擴大,此時滿足要求的產能往往會因供不應求而享受遠高于行業(yè)的高盈利。我們預計后續(xù)美國市場仍將維持較高溢價,具備“供美能力”的產能(美國本土電池組件、海外可供美輔材及電池組件)有望繼續(xù)保持高溢價和一定的超額利潤。
投資建議
美國對華、對東南亞的光伏貿易挑釁或長期存在,甚至持續(xù)加高,在這一趨勢下,具備豐富的跨國生產經營經驗和異地擴張能力的頭部企業(yè),有望在這一再全球化過程中進一步擴大競爭優(yōu)勢和市占率,并維持一定幅度的壁壘超額利潤。我們建議首選具有美國本土電池組件、海外輔材、海外一體化產能布局的頭部企業(yè),以及受益于美國本土制造業(yè)崛起的核心供應商,推薦組合:阿特斯、陽光電源、金晶科技、福斯特、福萊特(完整投資組合詳見正文)。
風險提示
國際貿易風險;政策不及預期風險;傳統能源價格大幅下降風險;匯率波動風險。